从微头条的产品经历中学到的最重要一课,就是“用户的阅读行为和发布行为是无法剥离开的,看到什么就会发布什么”。
正是因为脱胎于今日头条,用户所看到的内容都是媒体内容和专业文章,零星的微头条(main feeds中占比低于10%)无法改变用户对于整个产品的印象,这类内容普通用户无法创作,也正因此无法带来作者的增长和社区氛围的形成。
离开头条之后有看到纯银同样讲到这个观点,以下为具体文章:
总结: 什么是显性内容呢?就是用户容易看到,容易接触到的内容。 种子用户非常重要。 吸引优质的用户->产生优质的内容->优质的内容的曝光要充分->吸引更多用户 问题是:怎样算是优质的内容?优质内容的类型、风格是否与产品健康发展的经脉一致? 发散: 这个论点的有效范围应该局限于基于兴趣的SNS/社区,比如人人就不需要考虑这么多,直接拷贝现实关系,然后通过互动性强的应用如小游戏,来增强用户黏度。当然光有现实关系迟早是会不够的。 糗百是一个好例子,通过审查用户内容+用户投票符合了优质显性内容的要求。但糗百算不上一个社区,只以内容取胜,用户关系非常松散。而且糗百的垂直性非常强——不但好笑,还要糗。这样一来优质内容的判断准则只有一维,简单有效,不会跑偏。
显性内容决定论
我最近开部门月会的时候,讲了一个绕口令观点,叫做“显性内容决定产品气质,社区气质决定人群划分与产品魅力,受众选择与影响力决定社区命运。”一看台下都蒙了,知道这回说得太绕,就总结为一句话:显性内容决定社区命运。
什么是显性内容呢?就是用户容易看到,容易接触到的内容。
举个例子,在论坛,各个版面第一页的帖子是显性内容。在社交网站,你的关注对象产生的动态是显性内容。在豆瓣除了动态之外,15分钟名组以及同城活动首页是显性内容,书影音条目第一页的评论也是显性内容。如果有个非主流摸到豆瓣上来,发很多非主流的内容,却没人关注他,也进不了突出的内容推荐位,相对来说他就是隐性内容。
大家都知道Flickr的摄影水平,全世界第一。严格来说,Flickr上面的显性内容全世界第一。但你随便搜一个词,选择按时间排序,看看和国内的相册有什么区别?还不是烂片大把。产品形象是靠显性内容来决定的,这并不需要你干掉低端用户,而是想办法将不被推荐的内容折叠起来,不容易被别人看见。
话讲到这里,还是很浅显。恰好最近有几个亲身体会的案例来说明。
首先是优谈,这个产品最近有负面新闻,我就摸上去看了一看。Title显示它的定位是“您的心灵氧吧”,首页上不停闪动用户发言,第一眼就看见一位民工样的四五十岁憔悴男子,说“希望快乐,呵呵”。
我倒吸了一口凉气。
再看其他用户发言,没头像的占了一半,有头像的又有一半显得很山寨,讲的话傻不嘞嘞。基本上我不用注册进去,就被产品首页给干翻了,扫兴回府。
再说说点点。同样是盛大系的创业,因为我对Tumblr比较感兴趣,又摸上去看了一看。产品本身还好,有点点Tumblr的意思,但我首先看到的是点点创始人的主页,怎么这么土呢?眉头就是一皱。顺着他的主页找到十来个人,内容稀松平常,最后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产品有意思,用户没意思。再具体点解释,就是用户群分散并且平庸,不能感染我,带动我(宽途亦有此问题)。
同样的产品,我去看Tumblr,走到Directory页面,感受便大有不同。分类清晰,方便找到我喜欢的主题,用户质量也高,个人页面精彩纷呈,一下子就迷上了它。Tumblr的成功和吸引了大量的设计型用户大有关系,在国内可没这么好的群众基础。
天底下所有的UGC产品,9成的魅力都来自优质用户的创造力,只有1成来自产品设计。可如何吸引优质用户呢?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“很容易发现”这里有另一群优质用户,气味相投,猩猩相吸。换句话说,你需要让优质用户充满显性内容区域。
知易行难,如果单单是从技术上来分析实现方法,倒是清晰明了得很。
1、设置“公共展示”与“强力推荐”等显著的推广位
2、算法也好,人工也好,让优质用户与优质内容充满推广位
3、严厉限制低端内容的曝光率
以上三点难就难在,第一批优质用户是怎么来的?你能发现与辨别新来的优质用户吗?公共展示(讨论)区的低端内容如何有效压制?
最近我玩知乎。通过强大的人脉关系与严格的邀请制,知乎做到了“优质用户充满显性内容区域”。我刚进去就吓了一跳,哇噻,怎么这里的人回答问题都是大段大段的,这么认真做咩。再一看,开复老湿在这里,雷军也来了,阿北也来了。顿生敬重之心。不超过5分钟的时间,我就对知乎留下了极佳的第一印象,参与回答的时候也“情不自禁”地“大段大段”了起来——因为被一整个内容气场感染到。这种依靠优质用户行为来层层传递的感染力,形成了产品的气质与魅力。
作为反面教材,知乎上恰好有一个问题问豆瓣的牛逼之处何在?郑昀回答说:“互联网巨头们对豆瓣的抄袭居然无法撼动豆瓣的江湖地位。”这些巨头们只能抄袭产品设计,却拿不去豆瓣多年沉淀的产品气质,如果重建这种气质,内部推广系统无法保证优质用户的命中率,在急躁的KPI驱动下,更找不到“推广导入”与“管理成本”的平衡点(推广带来垃圾用户太多,显性区域管理难度太大)。结果优质用户过来一看,我操,我呸,拍拍屁股就走。
知乎也有知乎的麻烦。
目光炯炯的王师母同学近来发现一事,知乎上泛泛而谈的问题太多,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问题太少,比例十分的不均衡。泛泛而谈的提问很容易带来一盆“正确的废话”,问题的焦点过于分散,答案也以空击空。我分析此现象的起源——第一批提问的用户大多是观光团心态,抱着尝试的目的发问,问题多半空洞。虽然种子用户带动起了回答讨论的氛围,但社区品牌尚未定型,在“知乎是什么样的产品”“知乎对我有什么价值”被清晰有力地回答之前,初期提问者“发起话题”“围观结果”的动机大过了“获取答案”,继而对后续的提问者造成影响,有样学样,使得空洞的问题愈多,具体的问题愈少,沙龙的性质愈重,实际的功用愈轻。
所以说,需要考虑进去的因素不仅仅是“放大优质内容”,还包括优质内容的类型、风格是否与产品健康发展的经脉一致。实在是一个很复杂的计算公式。
就像摄影,喜欢人像的与喜欢人文的,年轻人与中老年人,不同的摄影题材之间存在一定的相斥性。人文情怀的用户很反感糖水片,年轻人又瞧不起中老年人的片子暮气沉沉,动不动还在相片上题字作诗。如何才能兼容并蓄呢?究极的方法是建设摄影群组,让不同类型的用户都能找到自己的桃花源,否则必然存在显性内容的互相干扰。系统分类必不如“小组”这样的用户自发分类更有效。
再举一例——王师母同学玩人人,我玩开心,我们都常哀叹动态被转帖给攻占了,原创内容少之又少,看久了实在乏味。究其原因,还不是这两款产品为了维持用户黏性,2009年不约而同地大推转帖功能。最后用户倒是有事情可干了,除了玩游戏就是发转帖,却使得真正意义上的社交氛围淡薄,可谓饮鸩止渴。我的一屏动态里1/2强都是转帖,对用户行为的引导不言而喻,在保障活跃度KPI的同时,也自损了社交产品的扩张速度与开发潜力。这毕竟不是一款主打阅读器服务的产品啊!
所以微博流行之后,社交网站(尤其是开心)的流量快速下滑,也怨不得别人。在转帖和游戏双重压制之下,开心和人人的互动以心情、相片这些轻社交行为为主,恰好与微博的轻社交属性重合。两军对垒,社交网站多元化社交的优势并不明显,又比不上微博的热闹喧哗,自然肥水东去。
对显性内容的控制是很大很大的一盘棋……
总结:
对于社区来说光有优质显性内容是不够的,还需要用户之间的良好互动,而符合垂直社区主题的互动才能产生黏度;
大网站的用户构成复杂,平均用户素质较低,对垂直细分用户的干扰也更大,因此基于大网站的垂直社区很难构建;
提出方案:1)将显性内容的效果尽量做到极致,2)对用户进行提纯和聚合
发散:
如何提纯和聚合?
豆瓣的小组是一个好的例子,但豆瓣毕竟是从一个小众网站发展成为了如今规模的社区,也就是说噪声相对新浪腾讯一类门户小很多。
腾讯和新浪在门户内容下发推荐微博关注是一个很好的方式:门户上用户感兴趣的内容(1.0的方式)->关注相关微博->通过关注获得感兴趣的内容(2.0的方式)。内容的分类引导用户从1.0向2.0的过渡。这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提纯聚合的问题,但只建立了一般用户向优质用户的单向连接,而没有形成互动。
显性内容决定论(续)
2008年的四季度,我在“组图展区模式”发布的5个月后,发现空间社区可能是做摄影社区最好的方式。那会儿摄影空间已经做了一小半,实现了动态系统——在当时还是个时髦玩意儿,现在早已经烂大街了。两年后,是的,整整两年后,我终于凑齐了足以启动空间社区项目的资源与政策支持,进行从理论到实践的第一次尝试。
设计开发还算顺利,空间测试版于元旦后发布。之前的展区模式只要维护好“拍得好”区前几页的品质就可以了,但在摄影空间发布后,新增了按拍摄器材浏览,按拍摄城市浏览的多维度,而高级拍客栏目与好友推荐系统的上线,也触发了过去几年的运营漏洞,不合格的高级用户与拍得好作品不断暴露出来。按照显性内容决定论,此乃大忌。
因此从2月到4月,运营组开始执行大扫除计划,复查的用户和作品均超过5位数。依靠反复优化的高效率后台与舍身一搏的运营同事,扫除进度尚在控制之内。再加上排序算法的调整,基本可以保证大量的好图、好用户浮在水面之上,坏的那部分则沉到底下去。同时众多有特色的1.0栏目也起到了塑造气质的作用,留下别致的第一印象。
但这些都是不够的。
在过去,我认为缺乏个人空间是无法形成社区的最大原因,因此在条件具备的时候,以空间作为全力以赴的突破口。这个判断只对了一半。摄影用户确实需要个人空间,依托它来进行作品展示,发展社交关系;而优质显性内容也确实有良性的引导作用。但散发出感染力的不仅仅是内容,也不仅仅是创造优质内容的用户。
我还疏忽了互动环节。
对于综合性的大平台,大家都知道,优势是用户资源丰富,缺点则是用户构成复杂,无法进行精准推广。对于垂直社区来说,不推不可能,无法借力于母体的产品没有存在价值;一推又乱套,什么人都带进来了。一个摄影用户说,我的人像作品发在XXX,人家还有可能讨论布光技巧,服装造型,可发在你们这里,评论很多是“大奶,我稀饭!”一点基本的共鸣都找不到。虽然因为浏览数较高的诱惑,我还是会发作品过来,但发完就走,没有半分留恋,也从不留神去看那些评论。
类似行为在我们的用户中相当普遍,带来恶性循环。一旦有靠谱的新用户进来,发现不少佳作,诚恳地留言评论,可这留言混杂在几十条垃圾评论里,如此不起眼,以至于作者难以发现,无法结交。当这位靠谱新用户尝试着发一组图后,很快发现评论全不靠谱,心里失望,觉得不被理解,情不自禁地把这里当作了发图和看图的展区,而非社区,既不关心留言评论的人,也不关心关注自己的人——反正10个里边9个是没作品的浏览型用户,压根气味不投。即便推出了个人空间,我也无法扭转这一心态,于是社区关系一直难以建立起来。
唯一愿意产生社交行为的用户,以中老年摄影爱好者居多。门户在他们眼里有着强大的品牌号召力,既不知道别的同类产品,也没有好奇心去适应别处的新应用,对社区的要求低,耐心好,有人夸自己就行。可过重的暮气对于摄影社区并无益处。
这个案例告诉了我们两枚大道理:第一,社区是急不来的,只能慢慢养,大规模推广对社区基本起不到正面效果。第二,做社区最重要的事情是人靠谱,尤其是靠谱的人占到大多数,让用户产生社群认同感,愿意跟别人互动,愿意重视别人跟自己的互动。非目标用户占比超过30%则举步维艰。
从这个角度来看,大平台在做垂直社区方面有着天然缺陷。不推就死,一推就乱,拔苗助长饮鸩止渴。即便靠强大的运营控制好显性内容,也无法处理互动环节——你总不能禁止普通用户评论吧!事实上,四大门户确实没一个成功运营过垂直社区。网易和新浪论坛在2002年之前红极一时,那是那时泡论坛的网民平均素质高,随着新闻给整个门户带来的流量猛增,这两家的论坛也就快速水化与退化了。再往后,情况比水化还可怕,推广导入用户的行为连灌水都算不上,就是排泄,大量地排泄。
我曾经短暂地接手过论坛运营,研究了一下人气尚可的女性论坛,很是绝望。在最热门的女性情感版面里,10张回帖4张来自淫贱的男性用户。即便把推广范围从门户首页收缩到女人频道首页,依然无法避开这批孙子——他们就爱逛女人频道,就爱跑去情感话题里哗众取宠。
有人说,是高管在1.0时代的不重视,导致门户垂直论坛没落。其实不然。只要用户质量能维持在2000-2002年那个水平(虽然绝无可能),就算门户啥都不做,论坛也能繁荣地自运行起来,反倒是“重视论坛”带来的推广使论坛乌烟瘴气。比不关心不投入更具杀伤力的武器,其实是大流量页面(门户首页-频道首页)的推广位。同样的低端用户,你让他去爱卡、虎扑、豆瓣发言,一过去立刻觉得气场不合,注册新账户并重新建立访问习惯绝非易事,但他去日常浏览的大平台逛逛则顺溜之极。故而低端用户密集的网站做垂直社区无比艰难,母体的用户基因决定了子社区基因。独立社区虽然起步较慢,人家每一步都走得踏实,骚扰性的用户少,目标受众集中,容易积累下来社群关系、社区文化这些高含金量的沉淀物。这时“没背景”反而成了竞争优势,逼着你踏踏实实,不用茅招,逼着你循序渐进修炼正派武功。
因此,即便个人空间被设计得再好,只要身在大平台,就没法仅仅通过它来构建摄影社区。做好显性内容管理与空间设计,把用户拉进来不难,但无法抑制的低质量互动导致社群认同感低下,无法基于互动来产生关系链与氛围,最终还是发完图就走人的展区,难以进化到以关系与互动为地基的社区。同时存在的还有一类并发症,即用户的“顶/赞/推荐/支持/喜欢”等行为基于大众审美,而不是摄影审美(比如说美女人像的支持度远高于专业肖像),以至于无法通过社会化推荐系统来筛选作品。不得不长期依赖运营人工审核。此时既不可能干掉几十万浏览型的低端用户,也做不到精准导入大量的目标受众……
春节后,我提出了两个解决思路,第一是将“展示效果”的优势领域加强到遥遥领先的地步,而不急于修补落后太多的互动短板,取田忌赛马之略。第二是用特殊方法对目标用户进行提纯与聚合。这两条路径指向了同一个系统,有抄袭,有组合,有创新。于是个人空间加强版推迟上线,全力投入新系统的设计开发。我把这仗当作是在大平台做垂直社区的背水一战,上半年即有回音。